經濟全球化成全球金融危機的助推劑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則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成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后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歐洲地區以及東南亞,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后又波及拉美地區,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蕩。
國際游資的存在肯定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制造者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蕩的制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BIS,1997/1998)。60年代的美元危機,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80年代初的拉美債務危機,90年代初的歐洲貨幣體系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匯率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每次都令人震驚地表現了國際游資的巨大破壞力。到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及衍生的歐債危機。自60年代起,盡管各國經濟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對國際游資實施控制和監管的方法,許多深受游資沖擊之苦的國家也曾努力加強資本管制。但總體而言,這些探索和努力收效并不明顯。
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局部地區的經濟震蕩很可能引起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
作者:大學生校園網來源:大學生校園網閱讀:
經濟管理推薦
這是慕士塔格峰,被稱為“冰山之父”。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峰上住著一位冰山公主。但是這些美好的比喻和傳說并不能給
汪中求老師一直是“空中飛人”,剛從德國回來就在廣西上了兩天課,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點半就出門,驅車
在環球資源旗下領先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舉辦的“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上,福州祥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鄭
從保定徐水縣境內107國道西側,沿著大午集團自己修建的一條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這里曾經是一塊沒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遠得
許多工廠仍然盛傳著一些有關維護管理的神話。雖然通常大家都知道神話不是真實的,但由于其立意四平八穩,或者內容簡單易懂,人們也就接
第三項原則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實踐的第6、8項:
·6.社會責任管理
·8.管理供應商
企業領導者都認識到,要
從集貿市場的貨攤到超級市場連鎖店,零售業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這些變革導致了今天的規模經濟,它們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銷能力的支持。
為什么企業規模擴大了,盈利卻在減少?為什么訂單數量增加了,庫存卻居高不下?為什么員工福利改善了,效率卻停滯不前?各種困局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