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京召開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并發布《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以下簡稱《通則》)。
根據《通則》,自即日起,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在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方面,將堅持先審后播和審核到位原則。
《通則》所稱網絡視聽節目,具體包括:(一)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二)文藝、娛樂、科技、財經、體育、教育等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三)其它網絡原創視聽節目。
《通則》指出,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的具體審核要素包括:(一)政治導向、價值導向和審美導向;(二)情節、畫面、臺詞、歌曲、音效、人物、字幕等。
《通則》明確,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在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方面,應堅持兩項原則,即:先審后播原則和審核到位原則。
《通則》要求,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播出的網絡視聽節目必須經過審核員審核認定。審核員審核節目時應完整審看包括片頭片尾在內的全部內容,不得快進和遺漏,每部網絡劇、微電影、網絡電影、影視類動畫片、紀錄片應由不少于三人的審核員審核,每期(條)專業類網絡視聽節目應由不少于兩人的審核員審核。
在節目內容審核標準方面,《通則》明確,含有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危害社會公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的等8類內容的網絡視聽節目,禁止制作、播放。
《通則》規定,網絡視聽節目中含有10類60項內容或情節的,應予以剪截、刪除后播出;問題嚴重的,整個節目不得播出。其中包括:不符合國情和社會制度,有損國家形象,危害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有損民族團結;違背國家宗教政策;宣揚封建迷信,違背科學精神;渲染恐怖暴力,展示丑惡行為,甚至可能誘發犯罪;渲染淫穢色情和庸俗低級趣味;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歪曲貶低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危害社會公德,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的;等等。
針對節目及主持人、嘉賓、評委等,《通則》也有一些具體規定,比如:在涉及真實人物生活講述與調解等節目中,堅持真實原則,不得為了追求轟動效應人為設置虛假、離奇故事情節,擺拍經過事先設計的對話,制造假故事、假新聞,愚弄受眾。
對節目中涉及的主持人、嘉賓、評委、選手等人物進行篩選把關,不得選用有丑聞劣跡、有吸毒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物,慎重選用有爭議或存在邊緣化觀點的人物。節目中的人物語言、行為、著裝、服飾、發型、臺風等應當符合大眾審美觀念。
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
真人秀類節目要減少明星參與人數,提高普通群眾的參與比重,讓群眾成為節目的主角。不得追星逐利、媚俗捧場,杜絕展示明星炫富享樂、炒作節目片酬成本。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
在罰則方面,《通則》明確,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因違反本通則的規定,協會將視情節嚴重程度,對該機構以及直接責任人員進行通報批評、向全行業及社會公開;情節惡劣的,取消會員資格;涉嫌違法違規的,報告主管部門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據悉,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成立于2011年8月19日,是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國家一級協會,是我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行業性組織,也是我國互聯網領域規模最大的行業協會之一。現有會員單位604家,包括中央電臺、國際臺、中央電視臺等廣電播出機構,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等重點新聞網站,搜狐網、騰訊網、網易網、優酷網、愛奇藝等門戶網站及視頻網站,中影集團、光線傳媒等節目內容制作機構、以及中興、藍汛等技術服務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