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各班級各學生都分別組織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了通過本次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黨建歷程和成就,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同樣我也在2022年7月20日曉莊組織展開了“一助一“的“聚百年光輝黨史,志說安徽模范精神”------江淮舉旗宣講團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我參與了主題為“聚百年光輝黨史,志說安徽模范精神”學院組織的活動,參觀館中,我了解當地紅色文化,訪問生活在當地的居民。我了解到了曉莊革命英烈的事跡,同時我又了解到曉莊社區黨史教育館是南京首個社區建起的黨史教育館,雖然屬于只是微型黨史教育館,但館內展覽的內容其實很豐富,且形式多樣。
通過參觀我了解到曉莊社區黨史教育館共有三層,主要分為“追懷·風雨尋夢”“求索·崢嶸歲月”“堅守·不忘初心”“改革·使命傳承”四個部分。以曉莊的黨建歷程和成就,側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還展現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邁皋橋街道和曉莊社區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上取得的日新月異的變化。走過一個個展廳,感受著黨的建設的鏗鏘步伐,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我黨建立以來,始終把黨的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始終不懼黨的自我革命,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紀律建設更是進入一個新的時期,譜寫著更加絢麗的篇章。 自開放以來,曉莊社區黨史教育館接待了全市黨員群眾參觀指導,成為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的網紅打卡地,有效提升了紅色文化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通過參觀紅⾊景觀,使我接受了⼀場深刻的⾰命歷史教育。我了解到,曉莊革命英烈的事跡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1951年3月15日,創校24周年校慶時,曉莊師范全校師生員工在陶行知先生墓附近為犧牲的10名校友敬立紀念碑。1997年7月1日,在原址重建新碑,正面刻有“曉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系曉莊師范校友、時任國務委員、中顧委委員張勁夫題寫,碑座刻有烈士的英名和生卒年。1983年,曉莊革命烈士紀念碑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中共江蘇省委公布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里,在創建和平家園的大道上,有多少名優秀兒女為了為了國家的和平統一,為了抵抗外族的戰爭和侵略,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舍身取義,矢志不渝,用他們寶貴的青春與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和發展環境。
在今后的⼯作和⽣活中,要時刻牢記共產黨⼈的初⼼使命,發揚⾰命先烈們的偉⼤精神,進⼀步錘煉黨性、擔當作為,以更加飽滿的⼯作熱情和積極主動的⼯作態度,愛崗敬業、敢為⼈先,銘記于心,盡自己所能把⾰命先輩為之奮⽃的偉⼤事業推向前進。接受紅⾊洗禮。我懷著崇敬的⼼情,參觀了紀念館中,⼀幅幅畫⾯、⼀段段⽂字,伴隨著講解讓我對中國⾰命的偉⼤進程有了真切的認識。⾰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感⼈⾄深,進一步使思想靈魂接受了深刻的紅⾊洗禮,真正做到了⼼存敬畏、常懷感恩。
新時代需要奮進,而奮進新時代需要我們青少年人的偉大支持,前進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披荊斬棘,不因前方的迷霧而迷茫,不因前方的困難而露出膽怯,不因前方的絕地而害怕,時代的新征程需要我們為后人打出表率,為美好的新征程共同進步。通過本次調研活動想說,這是一個炙熱的盛夏,這也是一個紅色的季節。站在歷史的岸邊,駐足歲月的肩頭。重溫紅色記憶,追尋紅色足跡,品味紅色文化,讓陽光灑滿火紅的心。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新時代“趕考”新征程中,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乘風破浪、砥礪前行;唯有牢記使命,才能矢志奮斗、開辟未來。
#投稿來自淮北師范大學2020級智能科學與技術吳雙晶#
團隊屬性:江淮舉旗團“一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