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朱家溝標志性建筑。團隊供圖
朱家溝是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基地,同時“五福臨門”“燕河灣”“頤養小院”等特色民宿及餐飲帶動了朱家灣的經濟發展,人口就業延伸出一系列的產業鏈,無才子皆佳人小隊對其進行了參觀,以及更深一步的了解。保護傳統村落,推行可持續發展,讓歷史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讓昔日的貧困村落朱家溝完成鄉村振興的華麗脫變。

圖為朱家溝特色民宿。團隊供圖
經過了解發現,朱家溝華麗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朱家溝村土地少,群眾增收步伐緩慢。二是基礎設施不夠先進。通往朱家溝村的交通不夠便利。三是農民素質教育薄弱。由于基層組織忽視對農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導,缺乏有效的措施來管理和組織農民。三是農村政策宣傳力度不夠。盡管獲得了在新媒體上優越性,但由于客觀原因影響,還沒有真正做到家喻戶曉。四是精神文明建設有待于提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制約,精神文明建設有待于提高。針對朱家溝的現實問題,小隊進行調查,詢問發現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村兩委班子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發揮本村種植業優勢,大力發展專業種植合作社。村組干部帶頭參與,同時,以“黨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上,群眾富在產業上”為抓手,成立特色蔬菜種植黨小組,共有27名黨員參與產業發展,帶動100余名農戶發展特色種植。目前,全村特色種植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主導產業明顯,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朱家溝村抓住這一發展機遇,積極發動群眾,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建成優質示范園。

圖為團隊成員正在采訪。團隊供圖
在全縣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以務實、為民、清廉為主題,謹遵朱家溝家訓,帶著問題去工作,把解決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宗旨,以良好的作風,實際行動確保“聯村幫戶結地氣,惠農務實樹清風”主題實踐活動取得實效。在參觀的過程中,小隊途徑朱氏家訓,朱氏家訓一字一句地刻在石碑上,就如朱家溝的居民將朱氏家訓深深刻在心中一般。朱家溝的居民善良質樸,熱情好客,十分樂于接受采訪,熱心仔細地解答團隊所有的問題和疑惑,并表現出了對脫貧攻堅成果的滿意和自豪,對黨和國家的感激,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脫貧攻堅成果顯著,人民安居樂業,未來一片光明。

圖為朱家溝標志性建筑物——朱氏家訓。團隊供圖
毋庸置疑,以長征精神為引領,康縣、隴南乃至甘肅,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步入全面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賡續傳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目標的強大動力,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脫貧攻堅精神產生的時代背景,決定了它在鄉村振興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時間是有生命的,村口那棵有1800年歷史的麻柳樹雖歷經滄桑仍雄勁挺拔,它見證著朱家溝的美麗蝶變,也注視著朱家溝人的奮進步履。了解甘肅省朱家溝的脫貧攻堅歷史,感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脫貧攻堅成果及人民生活的安居樂業。體悟匡扶貧困民如意,建設和諧眾順心,共奔康莊圓大夢,陽光普照九州春的偉大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