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資源利用,實現綠動天下
2019年9月,我國出臺了《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價參考標準》,《標準》的出臺有利于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發展。2022年7月31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變廢為寶”實踐隊于青島市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實地考察與走訪調查方式的結合,對城鄉垃圾分類開展實踐調查。走進鄉村田間,踐行綠色農業
“變廢為寶”實踐隊在村莊開展農村綠色農業調查,就如今美麗鄉村和綠色農業轉型方面展開實踐。通過實地考察發現,村中為貫徹落實綠色農業,開始施用綠色生態肥料,舍棄了以往施用的牛糞、羊糞等有機肥,村民介紹,牛糞羊糞既不夠干凈衛生,對于莊稼養分的需求也不夠,還會因為糞便堆積產生難聞的氣味,如今村中施用的綠色生態肥料是政府統一提供,既干凈衛生,又能更好的改善土壤養分情況,利于莊稼生長,為農民增收,農民的收入提高了,便更加配合綠色農業轉型,進一步建設美麗鄉村,最終形成一個好的閉環。長久以來,秸稈的再利用也是綠色農業的一大話題。通過走訪調查得知,村中大量種植玉米,玉米收割后的秸稈村民或將其直接還田,或粉碎后還田,村民還會使用催腐劑加速秸稈腐敗速度,但催腐劑的運用也要注意適度適量,且盡量使用危害更小的微生物催腐劑。實踐隊還與村委會商議,在村中展開綠色農業宣傳工作,為村民普及更為科學的耕種方式,更有效的資源回收利用方式,幫助村民增產增收,推動鄉村綠色農業轉型發展。
深入城市之中,倡導垃圾分類
離開鄉村,實踐隊來到青島市即墨區中交*中央公元小區,對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展開實踐調查。小區中實行定點定時回收垃圾,在小區中多處設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站,并對垃圾桶進行了垃圾分類標注。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目前小區中垃圾分類政策已實行兩年,但一直沒有嚴格實施,對于居民來說只是換了地方扔垃圾,并沒有真正的進行垃圾分類,引導居民真正做好垃圾分類也是目前居委會在努力的事情。居民稱,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我們已經了解過,但真正實施起來確實是比較麻煩,家里習慣把垃圾扔一塊,一下子要分類也是很難辦到。對于此種現象實踐隊建議居委會除了加強宣傳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分類方式,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對居民提出要求。
加強科普宣傳,呼吁變廢為寶
通過對城鄉兩處的調查,實踐隊隊員總結發現人們對于資源再利用這件事的認知不夠到位,如村民已實行秸稈還田措施、施用生態肥料,但在真正實行時還是有執行不恰當的地方,對于綠色農業的理解不夠到位,而城市居民大多已認識到垃圾分類的好處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但因麻煩并不實行。對于此種現象實踐隊制作調查問卷展開前期調查后,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隨后在村委會和居委會的配合下進行綠色農業和垃圾分類宣傳,通過分發宣傳手冊的方式,加強人們對資源回收利用認識,讓資源回收利用不是只停留在表層,而是真正深入貫徹實施。
圖為實踐隊隊員討論宣傳方案。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江思彤 攝
通過此次調查,實踐隊員對于目前綠色農業發展和城市垃圾分類的發展情況有了新的認知,同時運用所學知識對當前情況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更好的建設綠色中國,生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