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歷史文脈,執文明圣火
——“循聲覓道,體悟傳統”實踐隊走進齊魯文化
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結晶、是民族發展的根脈。為了讓傳統文化在當今綿延,促進家鄉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增強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1月10日至16日,“循聲覓道,體悟傳統”實踐隊在山東泰安多地開展了以“家鄉文化入我心”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期間,團隊成員對泰安東平縣內的微山湖端鼓腔展開調研,實踐隊員采訪了當地老人,了解到微山湖端鼓腔又稱端公腔,是一種傳統的漢族曲藝藝術。同時,隊員了解到端鼓腔在一年中幾乎每月都有會,如二月土地會,四月泰山大會。當地人們表示,端公腔起源于唐朝,在當地流行著不同的傳說,如流傳較廣的是唐王李世民死后,為超度亡魂形成的唱腔,“端公”就是為他超度的五位祖師。
另一方面,實踐隊員了解到隨著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傳統文化藝術的日益重視,微山湖端鼓腔的傳承得到了極大保護,成立了劇團,并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通過此次實踐,實踐隊員對家鄉傳統文化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看到了優秀傳統文化迸發出的巨大活力,增強了實踐隊員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