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促和諧人文,共建美麗鄉村
——“豐收年年”實踐隊伍走進賈庵村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了解鄉村振興的實際情況,探索鄉村振興路徑,1月15日-17日,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研究生社會實踐團——豐收年年隊走進蚌埠市龍子湖區李樓鄉賈庵村,開展了為期3天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豐收年年”實踐隊伍走進賈庵村

圖1 實踐團隊與村委書記及工作人員合影
美化人居環境,描繪鄉村藍圖
1月15日,豐收年年隊來到賈庵村村委會,采訪了賈庵村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欽祥曾及村委會工作人員,深入了解了賈庵村的人居環境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經團隊了解: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賈庵村建設有農民文化樂園和文明實踐站,文化樂園內所含的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可移動舞臺、文化墻以及健身場所等項目,豐富了村民娛樂文化生活。經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原先村里的臭水溝改造為荷花池,美化了鄉村景色。村周邊建設有生態園、農家樂和酒坊,增加了賈庵村群眾收入和就業機會。同時,村內部分土地出租用于建設產業園,方便了村民就近就業。該村與李樓鄉人事部門緊密聯系,及時發布企業招工信息,幫助村民就業。
![]() |
圖2 劉夢媛老師帶領實踐團隊與欽祥曾書記對接
![]() |
加強文化建設,共建幸福家園
1月16日,在當地村書記助理的帶領下,豐收年年隊來到了賈庵村內的農家書屋,農家書屋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閱讀場所和豐富的書籍,還與村內的文明實踐站合作,宣傳黨的相關政策以及舉辦各類文化建設活動。在閑暇之余,村民們可以在這里練習書法,親手制作泥塑工藝品。通過采訪,隊員們了解到,賈庵村十分重視文化教育。通過給大學生村民資金補貼和開展表彰,營造濃厚氛圍,提高村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舉辦讀書活動、送戲下鄉、電影放映、農技培訓、文體活動、移風易俗宣傳等活動豐富村民文娛生活,既提升了群眾文化修養,為和諧文明鄉村奠定了基礎,又帶動了鄉村文化繁榮發展。隨后,實踐團隊通過采訪村民也了解到,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村民們如今的生活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上了物質和精神都相對富足的生活。
圖4 團隊成員在農家書屋與村書記助理交流
圖5 團隊成員與村民交流
立足地方實際,用活鄉土資源
1月17日,豐收年年隊來到了位于李樓鄉賈庵村的九溝沿贏酒坊,該酒坊是一家集酒坊、民宿和各種娛樂設施為一體的農家樂,風景優美,是蚌埠市鄉村休閑旅游示范點。在這里,團隊成員不僅感受到了獨具特色的傳統白酒釀造工藝,還采訪到了酒坊的創始人劉家林先生。團隊成員首先在劉先生的帶領下參觀酒坊,聽取釀酒相關知識的講解,并體驗了釀酒過程。隨后,劉先生向隊員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以及諸多感悟。劉先生稱,他返鄉創業建立酒坊至今已有七年,從投資建設、招募員工、大力宣傳到開放市場,又經歷了前幾年的特殊時期,酒坊一路跌跌撞撞不斷發展壯大。但是農家樂的經營目前正面臨著難題,如建設成本壓力、宣傳效果不佳、交通不便利等。沉淀了七年,劉先生依然不忘初心,堅持守正創新,成為返鄉創業成功的典范,向隊員們展示了“新農人”敢于創新拼搏的奮斗精神。同時,農家樂給當地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對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圖6 團隊成員體驗釀酒過程
圖7 劉先生向實踐團隊分享創業經歷
暖陽冬日,村內文化墻繪出亮麗風景線,賈庵村呈現出一副和諧安美的景象。與此同時,美好鄉村新篇章新構想也被徐徐揭開。團隊成員了解到,新一年政府將劃撥投資,用于建設村廣場、游樂園、民俗文化館等設施,豐富村民業余生活。通過對道路修建、污水處理、路燈照明等基礎設施方面加大投入,賈庵村力求彩虹線連接條條柏油路,水清路明,屋舍儼然,村民物質精神富足,建設美麗賈庵。
通過這三天的調研活動,團隊成員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到美好農村建設的路徑,切身感受到加強鄉村人居環境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成員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加強實踐,爭取在未來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鄉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撰稿:張敏 胡歡 葉靜云;攝影:胡歡 王登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