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筑就蔬菜溫床,智慧點亮農業輝煌
1月21日上午,實踐隊員來到濰坊市壽光市紀臺鎮孟波蔬菜大棚農業種植基地的育苗大棚進行實地實踐,工作人員熱情地招待了實踐隊員。在參觀大棚之前,隊員們首先來到紀臺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了解大棚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工作人員提到:“蔬菜大棚采用了許多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如智能灌溉系統、溫度控制系統、光照調節系統等。這些技術和設備的運用,使得蔬菜的生長過程更加科學、精準和高效。”
為了能進一步了解孟波蔬菜大棚的基本情況,實踐隊員們走進種植戶孟波先生的蔬菜大棚,一進入大棚,首先感受到了一種溫暖濕潤的氛圍。孟先生的大棚內種植著如西紅柿、黃瓜、茄子等多種植物,每一株蔬菜都長得非常茂盛。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水分和養分都得到了精心的控制和供給,因此生長速度非常快,品質也非常高。
實踐隊員們注意到,蔬菜大棚的骨架采用的是鋼結構和竹結構,上面覆蓋著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膜。孟先生介紹道:“這種結構能夠很好地阻止內部蔬菜生長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從而保持棚內的溫度和濕度,使蔬菜始終處于最佳的生長環境中。”

圖為實踐隊員觀察的蔬菜幼苗長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蓋藝蔚 供圖
走進村民委員會,共繪農村新藍圖
蔬菜大棚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員通過實地訪談和調查問卷的形式展開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農民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一些農民對新型職業農民的理解比較模糊,他們認為新型職業農民就是一些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或者是一些技術員、專家等;也有部分農民則接受過系統的農民職業教育,但知識接收運用情況參差不齊。紀臺鎮也意識到這一問題,實行了人才返鄉計劃,制定了優惠的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到新型職業農民的隊伍中來。除此之外,實踐隊員們還了解到,紀臺鎮政府通過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和教育力度,來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從而促進新興職業農民隊伍更好地發展壯大,為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在走訪的最后,合作社的孟先生這樣說道:“多虧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讓俺們這些長在地里的農民有了更多的收入,俺們今年和鎮上蔬菜銷售店建立了合作,收入有了保障,心安下來了,干活也就更有勁了。”

圖為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介紹當地的基本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深入基層訪實情,政策護航促發展
隨后,實踐隊員通過聯系孟波蔬菜大棚的相關工作人員找到了幾位當地農民進行采訪,深入了解他們對于現代化新型蔬菜種植園區的看法和感受。在采訪過程中,農民孫先生說道:“園區給俺們提供了很多技術培訓,讓俺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技能。俺以前種地都是靠經驗,現在有了科學的方法,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提高了,俺們是打心眼里高興。”通過此次采訪,實踐隊員們了解到,當地農民對孟波蔬菜大棚產業園區提供的新型農民職業培訓和工作機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認可。
據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紀臺鎮農民職業教育普及度不高,新型職業農民的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突出,但紀臺鎮政府通過教育培訓、建立智能化蔬菜大棚示范園區、建立考核機制等措施,從多個方面入手,培訓農民的專業性技能,使其具備一定互聯網能力,有效提高了當地農民素質和市場競爭力,使原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新型農民職業教育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和持續的投入。紀臺鎮應繼續探索和創新,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農業從業者,以確保新型職業農民能夠真正掌握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能,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為鄉村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