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成民宿發展金鑰匙
“蔚藍之約·清遠”是張家臺村最早一批民宿之一,其經營者張阿姨在接受采訪時,首先強調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們這兒靠海,地理位置好,這是吸引客人的關鍵。”劉阿姨介紹說,她的民宿從最初的普通樣房,經過三期擴建,現已頗具規模。
據劉阿姨回憶,張家臺村的民宿業起步于村里旅游項目的興起,早期共有21家民宿,依靠得天獨厚的海濱位置迅速發展起來。“那時候政策也有引導,大家看到旅游的前景,都紛紛加入進來。”她提到,雖然初期沒有直接的財政補貼,但政府和村里的支持為民宿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當被問及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時,劉阿姨認為,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溝通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要客人愿意來,能交費,一般的問題都能通過溝通解決。”她表示,隨著網絡的發展,客人選擇民宿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現在更多是通過網絡平臺查看房屋和位置信息,競爭反而不如以前激烈。
多元因素驅動,民宿經營各具特色
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前海民宿”的經營者李女士分享了她的故事。李女士的民宿位于碧海路村前路南,是一棟自建房,前后花費八年時間建成,總投資達100萬元,其中貸款50萬元。“因為是自家房子,看到這幾年旅游發展得好,游客越來越多,就決定開民宿了。”李女士說,經營民宿不僅能帶來經濟收益,還能結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談及吸引客人的渠道,李女士表示,現在主要依靠年輕人的口碑推薦,尤其是在線平臺上的好評。“過去客人自己找上門,現在這種情況少了,特別是非節假日,客人確實不多。”她提到,自家民宿有9個房間,假期時生意較好,但平時則相對冷清。對于周邊競爭,李女士認為,一些特色小院更受顧客青睞,自家民宿還需在特色和服務上進一步提升。
在被問及對政府和村里的期望時,李女士表示,希望政府能在資金和基礎設施上給予更多支持,但同時也感激政府已經提供的幫助。“房子已經蓋好了,貸款慢慢還就行。”她說。
新媒體助力,民宿業展望未來
與前兩家民宿不同,張家臺村的另一家民宿則充分利用了新媒體的力量進行宣傳。日海民宿的經營者一溧表示,他們家族經營民宿已有20多年歷史,如今由年輕一代接手,更加注重網絡營銷。“現在是媒體時代,網絡傳播速度快,我們在抖音等平臺上宣傳,效果很好。” 一溧說。
她介紹,自家民宿有兩大優勢:一是地理位置優越,緊鄰海灘;二是價格相對較低,性價比高。“我們同時經營著餐廳,希望通過定稍低的價格加快房間售賣,減少賣房方面的顧慮。” 一溧解釋說。
對于未來,一溧充滿期待。她認為,一個產業形成后,大家應該抱團取暖,共同提升服務質量,吸引更多游客。“我們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到山東,感受這里的熱情和美景。” 一溧說。
通過這三段采訪,不難發現,日照張家臺村的民宿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地理位置、政策支持、網絡營銷以及經營者的服務態度和創新能力,都是推動這一產業繁榮的重要因素。面對未來,民宿經營者們既充滿信心,也認識到持續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性。
此次實踐隊員的探訪展現了張家臺村民宿產業的多樣性和活力。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相信張家臺村的民宿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這一行業中來,共同推動民宿經濟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