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群眾藝術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團隊成員通過館藏的蠟染文物、史料文獻以及多媒體展陳,詳細了解了苗族蠟染從古代先民的實用織物裝飾,到成為承載民族歷史記憶、宗教信仰與生活智慧的文化符號的演變歷程。館內所陳列蠟染布匹的細膩紋樣、鮮明色彩對比,讓隊員們直觀感受到這項技藝的歷史厚重感。與此同時,團隊成員通過采訪展館工作人員,了解到了該項技藝傳承與發展的現實困境。
而在窯埠古鎮的蠟染文創市集,則匯聚了眾多蠟染文創產品。從傳統服飾、家居用品到現代服飾、裝飾畫,展現了蠟染技藝與當代生活融合的生動成果。團隊通過與商戶交流發現,依托柳州的旅游資源與文化產業扶持政策,蠟染文創產品正逐漸打開年輕消費市場,成為非遺“活化傳承”的生動實踐。
此次柳州之行,蠟染尋蹤團隊不僅近距離感受了苗族蠟染中蘊含的民族智慧與文化生命力,更對非遺在新時代的傳承路徑有了深刻思考。團隊表示,將通過調研報告、網絡傳播等多種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苗族蠟染文化,為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貢獻青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