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恩城鴿子會距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每年都會吸引全國各地的養鴿愛好者和參觀群眾。2023年1月29日,曲阜師范大學寒假社會實踐隊隊員齊嘉興來到恩城,實地探尋體悟恩城鴿子會傳統文化。
據史志記載,農歷正月初八舉辦“恩城鴿子會”的傳統源于明朝正德年間。而恩城養鴿歷史卻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可謂是千年鴿鄉。恩城鴿子會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為省級傳統非遺文化項目。恩城鴿子會開展通常持續五天左右,因為疫情,鴿子會三年沒有開辦,作為疫情后的首次鴿子會,現場十分熱鬧。2023年“中國·恩城鴿子會”開幕活動當天,吸引了2萬余名市民游客前來游玩。隊員于正月初八在恩城參觀鴿展,目睹了現場的盛況。并且隊員通過平原融媒等官方平臺、媒體獲悉,本屆鴿子會恩城鎮共設攤位2千余個,預計可接待客商、游客等10萬余人,交易額預計超5000萬元。
恩城鴿子會現場萬人空巷,人群熙攘,不勝熱鬧。隊員采訪了一些養鴿愛好者,并跟隨現場記者聆聽了一些養鴿人的養鴿故事。今年70歲的徐勝遠,是一家名為藍天養鴿場的基地的經營者,談到鴿子品種等相關的知識,他臉上滿帶笑意和驕傲。徐爺爺介紹,鴿子分為觀賞鴿、信鴿、肉食鴿三類,目前觀賞鴿種類多是來自美國、歐洲等地的進口鴿,這些年來他精心保留了一些本地觀賞鴿品種,雖然不賺錢,但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徐爺爺獨有的殺手锏是平原本地傳統觀賞鴿,像四扇白、黑四扇、花膀、點子這些,他再熟悉不過。隊員還觀察到有的專業養鴿人的攤位上,擺滿了大大小小幾十個獎杯。一位養鴿的先生說,在業內人士眼里,通常評價其優劣,最主要的是看曾經拿過的獎項。
相較于養鴿人這些老面孔,本地網紅已成為百年鴿子會的新生力量。平原本地網紅因扮演濟公火爆網絡,直播間活躍人數已超過2萬人,他現場身著濟公服裝,帶領百姓體驗了一把穿越。洪印剛告訴實踐隊員:“濟公傳說是南宋時期人氏,在這個時期我們平原恩城開始養鴿子,我以古裝古人扮相,帶領群眾沉浸式體驗鴿子節悠久歷史,感覺非常有意義。”
來自各省的養鴿愛好者們云集恩城,大家傳遞養鴿信息、交流養鴿經驗,并就各種名優新奇特品種進行交易,同時也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旅游等消費。平原縣委副書記、縣長盧明鵬表示,今年鴿子會與促消費充分結合,通過“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百姓受益”的方式,舉辦“中國·恩城鴿子會”,既能弘揚傳統鴿子文化,打造休閑旅游項目,也是落實省市“慶新春促消費活動季”的具體實踐。本次鴿子會,通過打造消費新熱點,真正讓人氣“旺”起來,讓市場“活”起來,讓消費“火”起來。
以鴿為媒,鴿子會對平原傳承養鴿產業,發展養鴿文化,繁榮本地商貿提供了良好平臺。通過此次實踐,隊員更深切地意識到,透過鴿子會,“千年鴿鄉”文化所折射和綻放出的魅力,同時帶動形成一波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新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撰稿人:齊嘉興
2023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