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涼的陽光撒在日照這座海邊小城的街道上,空氣中帶著海水微咸的味道。迎著一月冷冽的寒風,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情系三農"實踐隊來到了日照市東港區任家臺進行社會實踐。不長的時間里,我們走遍了這個不大的小漁村,完成了時間調查,我們對漁村里的居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為自己留下了深刻的社會體驗。我們的實踐內容包含全面:采訪了當地私營企業領頭人和部分居民、領略了海產養殖基地、親身體驗了出海漁民的工作……我們切身體會到了這座漁村了每一個居民對抗寒風的堅韌,以及當地居民齊心協力共同脫貧致富的團結,也感動于人與海洋的和諧相處。
走訪村支,聽取前人發展經驗。我們首先來到了任家臺村委會,采訪了當地民營企業領頭人。說起當地發展,他滔滔不絕,眼神散發著異樣的神采,"看到當地的居民過得越來越好,我就放心了。"看到他,第一次,我感到了"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具象化。這位年過半百的黨員為了任家臺的發展,早已斑白了雙鬢。村委會里的村干部都懷揣著自己的理想,將黨的領導牢記于心,把人民群眾高高舉起。看著他們不求回報的模樣,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并愿意為之不懈奮斗想為家鄉建設與祖國發展出一份力,發一分熱,在建設家鄉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將這種精神傳播出去,人人盡一份力,社會將更加幸福!

圖為在任家臺村委會采訪當地民營企業領頭人。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曉琳供圖
走入基層,親身體會漁民勞作。任家臺是一座靠海的小漁村,一年四季風都很大,尤其是冬季,更是寒風凜冽。無情的季風向這座漁村里的每個人張牙舞爪,而他們毫不理會,只是將自己整個人浸在風中,哪怕發絲被吹的凌亂,手指皸裂泛紅,他們仍來來回回在漁船上穿梭,連上甚至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們的堅持與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或許無數個日日夜夜,或烈日高照,或寒風肆虐,他們只是在漁船上揮灑著汗水,期盼著賣掉這些海產換得來日好生活。他們臉上的笑容深深震撼了我,我突然意識到正是他們樂觀向上的心態與勤懇的辛勤,才使得這座小漁村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生活并不容易,而他們只是迎難而上,這種態度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隨后,在當地漁民的邀請下,我們也舉起了鐵锨,清理那些剛從養殖場運輸過來的扇貝。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活計,但他們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這些辛苦的勞作。我意識到,人只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才能收獲豐盈的果實。我也感慨于這些漁民的齊心協力:這群靠海吃飯的勞動人民每個人都出一份力,在家鄉發展的時候獻一份力。

圖為實踐隊員親身體驗漁民勞作。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曉琳供圖
參觀碼頭,切身感悟漁業發展。采訪居民途中,當地養殖場負責人熱心邀請我們觀看扇貝從打撈到處理的全過程。他告訴我們,如今養殖不僅注重量,更強調質,看中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關系。而經過實地考察,我們發現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管理手段都已應用到當地的海水養殖中去,還有智慧農業的應用等都促進了當地的漁業振興。直到這時,我才體會到了當地漁業技術的發展,而這種對于科技創新的創新除了提高收入外,更多的是想為漁業的發展提供新方案。很高興能參與但這次社會實踐中,我折服于當地漁民勇于進取的精神,也欽佩每個勞動人民的辛勤付出。我們也受益匪淺,不僅更加了解社會實況,也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圖為參觀任家臺碼頭養殖場。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曉琳供圖
實踐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天,但它給我帶來的影響卻可以持續這一生。這一場獨特的社會實踐,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悟到了書本上的知識,也讓我們見識到了生活中真實的存在。齊心協力共圖發展的漁民、人與海洋的和諧共生、不畏艱險的樂觀……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會把這些美好的精神傳遞下去,共筑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