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概況:南北流通,搭建果蔬交易樞紐
在市場負責人魏總的引導下,實踐團首先參觀了老百姓市場與蔬菜交易大廳。據介紹,該市場以水果銷售為主,蔬菜品類相對較少,主要聚焦于各類瓜類產品,如西瓜、甜瓜、羊角蜜、網紋哈密瓜、水果黃瓜及南瓜等。“我們這里既是壽光本地果蔬的外銷窗口,也是全國果蔬的中轉樞紐。”負責人魏總介紹道,市場內的果蔬一部分來自壽光本地種植,另一部分則從內蒙古、寧夏、兩廣地區乃至泰國、緬甸、老撾等國家運來,經壽光集散后再發往全國各地,形成了“多地匯聚、輻射全國”的流通格局。實踐團成員觀察到,交易大廳內車水馬龍,工人們正忙著裝卸、分揀瓜類產品,一派繁忙景象。
圖1 為魏總正在向實踐團成員介紹貝貝南瓜。
通訊員 鄭安慧 攝
通訊員 鄭安慧 攝
圖2 為中國壽光老百姓市場的工人正在包裝產品。通訊員 鄭安慧 攝
電商探索:線上突圍,聚焦耐儲品類銷售
隨后,實踐團與負責人魏總就果蔬電商發展情況展開深入交流。負責人魏總表示,市場積極擁抱電商趨勢,已有部分商戶嘗試線上銷售模式,不僅在京東、淘寶、抖音、拼多多、美團等主流電商平臺開設店鋪,還曾與“與輝同行”等知名直播間合作,售賣壽光貝貝南瓜、彩椒等產品。“目前線上銷售主要依靠主播小黃車帶貨,直接開展直播銷售的情況較少。”負責人解釋道,這是因為市場經過實踐發現,耐儲性強的瓜類產品更適合線上售賣,其在運輸過程中不易破損,能降低售后風險。實踐團了解到,通過電商渠道,壽光的特色瓜類得以直達消費者手中,進一步拓寬了銷售范圍。
圖3 為魏總與實踐團成員就果蔬的銷售情況展開討論。
通訊員 鄭安慧 攝
發展瓶頸:多重挑戰,制約電商規模擴張
在交流中,負責人魏總向實踐團詳細分析了果蔬電商發展面臨的困難。“線上銷售看似簡單,實則暗藏諸多挑戰。”魏總坦言,首要問題是成本失衡 —— 果蔬本身單價較低,但快遞費用偏高,導致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其次,部分果蔬保鮮期短、易破損,運輸途中若出現損毀,退貨成本往往由供應商承擔,容易造成虧損;此外,直播銷售的訂單量波動較大,供應商難以精準預估庫存,而平臺對發貨時效要求嚴格,超時發貨面臨高額罰款,這些因素都制約了線上業務的擴張。實踐團成員還了解到,針對這些問題,市場正積極探索解決方案,如與快遞公司協商降低物流成本、研發更適合果蔬運輸的包裝材料、建立動態庫存預警機制等,力求為電商發展掃清障礙。通訊員 鄭安慧 攝
發展瓶頸:多重挑戰,制約電商規模擴張
圖4 為蔬菜交易市場。
通訊員 鄭安慧 攝
實踐感悟:流通革新,助力鄉村振興提速
此次實踐讓團成員深刻認識到,農產品流通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關鍵環節,而電商則是激活流通活力的重要引擎。盡管壽光果蔬電商面臨諸多挑戰,但市場在探索中已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通過聚焦優勢品類、借力平臺流量,逐步構建起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網絡。實踐團成員表示,將把此次調研所得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為破解農產品電商發展難題建言獻策,助力壽光果蔬產業進一步打通“最后一公里”,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活力。通訊員 鄭安慧 攝
實踐感悟:流通革新,助力鄉村振興提速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