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華東理工大學“山海情 藝路童行”支教團在正寧縣榆林子鎮開展的第七天支教活動圓滿落幕。志愿者們通過一系列豐富多樣的課程與實踐活動,為鄉村兒童帶來知識滋養,同時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
雪碧瓶里學物理——水火箭升空
在科學啟蒙課程中,《水火箭的設計制作與實踐》課堂上熱鬧非凡。孩子們用雪碧瓶、薄泡沫板等材料,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組裝水火箭,借助手動打氣筒提供動力,讓簡易水火箭成功升空。這一過程中,牛頓第三定律的原理潛移默化地走進孩子們的認知。

神奇凝膠秀——水晶寶寶實驗
在《水晶寶寶——理解凝膠現象》課堂上,孩子們將海藻酸鈉滴入乳酸鈣溶液,親眼見證液體瞬間“變身”Q彈水晶寶寶的奇妙過程,在趣味實驗中萌發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初步理解了凝膠現象的科學原理。

走進信息時代——代碼啟蒙
在《走進信息時代 - 編程語言介紹與機器學習基礎》課程里,孩子們認識到編程語言是人與機器交流的橋梁,為“1 + 1 = 10”的二進制換算感到新奇,更對高效的機學習技術充滿向往,拓寬了對信息世界的認知邊界。

歌聲穿越千年——詩詞鑒賞
在《詩詞鑒賞:但愿人長久》課堂上,孩子們吟誦蘇軾的《水調歌頭》,在品味詩詞意境的同時,將“但愿人長久”的美好祝愿編成歌聲,稚嫩的童聲在教室回蕩,讓古典詩詞的魅力深深扎根。
橫豎撇捺顯風骨——硬筆書法
在《硬筆書法教學》課上,孩子們端正坐姿,專注臨摹,每一筆橫豎撇捺都力求工整有力,在書寫中感受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體會漢字里蘊含的民族骨氣,志愿者還對孩子們的作業進行細致面批,助力他們提升書寫水平。
深入果園——正寧蘋果調研
當日下午,實踐團隊前往正寧縣湫頭鎮王郎坡村,聚焦當地特色農產品正寧蘋果開展深入調研。團隊成員與村黨支部副書記趙曉康深入交流,詳細了解蘋果的種植流程、生長環境等關鍵信息。調研結果顯示,湫頭鎮地處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優越的產地環境為蘋果生長提供了絕佳條件——生長周期長、光照充足,促使果實充分積累養分,活性物質與營養成分含量尤為突出,維生素豐富。更值得關注的是,當地秉持綠色種植理念,施肥以羊糞、豬糞等有機肥為主,搭配生物菌肥,既保障了蘋果品質,又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為農產品可持續發展樹立了典范。

此次“三下鄉”活動,華東理工大學支教團以科學與藝術課程為載體,點燃鄉村兒童的學習與探索熱情,為鄉村教育添磚加瓦;同時通過農業調研,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產業潛力,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讓青春力量在基層實踐中綻放光彩。
(通訊員 王孟剛 王琦)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