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筑根基,多元服務護成長
實踐隊將前期調研作為工作基礎,通過走訪社區、與兒童及家長面對面交流,全面掌握困境兒童的實際需求——部分孩子因缺乏陪伴存在心理壓力,還有因成長環境限制渴望接觸外部世界,更有不少家長急需家庭教育與兒童心理識別知識。基于這些需求,實踐隊摒棄“一刀切”模式,推出分層分類的精準服務。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幫助兒童完成心理調查問卷 通訊員馮端瑞供圖
成長研學活動是實踐隊服務的重要載體。圍繞愛國教育、海洋生態、法治知識、職業體驗等主題,組織孩子們走進紅色教育基地、海洋館、城市職場等場所。活動融入繪畫表達、團隊協作游戲等環節,讓孩子們在開闊視野的同時,培養合作意識與責任擔當,將外界體驗轉化為內在成長動力。
同時,為筑牢家庭支持防線,實踐隊面向困境兒童家長開設“家長課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普及家庭教育技巧與兒童心理識別方法。課程內容通俗易懂,涵蓋親子溝通技巧、情緒問題應對等實用知識,幫助家長提升教育能力,為孩子營造更溫暖的家庭成長環境。
凝聚合力拓路徑,創新模式提質效
實踐隊充分發揮多學科背景優勢,且有兩名持證心理咨詢師提供專業技術支持,為服務開展奠定專業基礎。同時,實踐隊創新構建“1名社工+1名心理咨詢師+N名志愿者”結對服務網,經系統培訓的志愿者參與心理測評輔助、活動執行等工作,形成“專業主導+志愿輔助”的高效服務架構。
在資源整合方面,實踐隊探索“公益+商業”聯動模式,鏈接萬達影城、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獲得活動場地、物資贊助等支持,降低項目執行成本的同時,通過媒體宣傳提升合作方社會影響力。此外,實踐隊聯動日照市民政局、基層社工站等政府力量統籌資源,形成“政府+專業團隊+社會力量”的協同機制,讓關愛從單一行動升級為多方參與的社會共識。
為保障服務質量,實踐隊建立標準化執行流程,采用“需求摸排—分層服務—跟蹤反饋”的三階段實施模式,及時優化服務策略。同時,注重總結推廣經驗,利用市民政局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活動進展,提煉典型案例,為同類項目提供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播撒希望促長遠,守護成長顯擔當
此次幫扶行動為困境兒童帶來切實改變:孩子們的精神面貌更加積極,沉默寡言者逐漸開朗,膽小怯懦者敢于表達自我,心理韌性與自信心顯著提升。對日照當地而言,團隊構建的服務模式為困境兒童關愛體系提供了新路徑,“三級聯動”機制與精準服務流程,為政府部門、社區組織開展類似工作提供了實踐參考。
從社會層面看,項目通過持續宣傳與案例推廣,吸引更多人關注困境兒童群體,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熱情,推動形成關心關愛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團隊整理的服務經驗與典型案例,正在為更大范圍的兒童關愛工作提供借鑒,讓精準幫扶的理念輻射到更多地區。
曲阜師范大學“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以“稚心向暖,伴行筑夢”為指引,秉承育人理念,用純真之心傳遞溫暖,陪伴困境兒童共筑夢想。實踐隊將專業知識與堅韌精神相融合,在城鄉社區為困境兒童構建全方位的成長守護網絡——通過個性化幫扶,不僅賦能兒童突破逆境,更激發其向陽而生的內在動力,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份實踐彰顯了教育的力量,不僅促進了社區和諧與兒童福祉,更能在城鄉間形成良性的關愛循環。

圖為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與全體兒童的合照 通訊員侯炳旭供圖

圖為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全體合照 通訊員宋瑩供圖
(通訊員 馬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