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領下,困境兒童保障工作持續推進,但在心理、教育、社會支持等方面仍面臨挑戰。傳統服務模式的短板,讓專業化、系統化服務成為迫切需求。為此,“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精準發力,推出多項核心服務,切實回應實際需求。
“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運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抑郁自評量表(PHQ-9)》等工具,為600名孤困、留守及流動兒童完成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動態檔案。依據風險等級分層干預:對低風險兒童定期電話隨訪,為中風險兒童開展團體輔導,為高風險兒童提供一對一咨詢。通過認知行為療法、沙盤治療、敘事療法等專業技術,助力兒童提升心理韌性。團隊還將形成2份典型案例報告,為同類服務提供可復制的專業模板。

圖為實踐團隊與困境兒童共同參與活動 通訊員邵一家供圖
針對8-18歲兒童身心特點,“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設計電影之旅、海洋之旅、愛國之旅等5類成長研學活動,覆蓋200人。活動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宣傳、安全教育等內容,通過專家講座、自然觀察、“生命之橋”搭建、“生命傳遞”接力賽等形式,引導兒童感悟生命價值,培養自信自立精神,探索“研學+教育”的賦能新路徑。

圖為志愿者引導兒童填寫心理健康測評量表 通訊員宋瑩供圖
項目執行中,“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建立嚴格管理制度,明確自簽約至2025年12月31日的服務節點,定期提交成果資料;通過“月度例會+動態監測+第三方評估”機制優化服務,更以“時光信箱”、家長課堂等設計,將短期幫扶延伸為長期關懷。活動最后,隊員們協助社工站完成了困境兒童信息登記工作。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隊員們按照規范流程核對信息、填寫表格,詳細記錄孩子們的年齡、家庭情況、興趣愛好及實際需求等內容。過程中,隊員們嚴格遵循信息保密原則,對表格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為后續建立精準幫扶檔案提供了基礎資料。“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憑借跨學科優勢(涵蓋理工科、地理、心理學等領域,含2名持證心理咨詢師)、豐富實踐經驗(曾與山東省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等機構合作)及高效執行能力(設專門宣傳組,通過民政平臺、公眾號動態發聲),團隊讓關愛落地生根。此前,團隊已通過前期調研掌握了日照市部分社區困境兒童的基本情況,此次活動正是針對調研中發現的 “心理支持不足”“社交互動較少” 等需求而開展的精準服務。
近年來,曲阜師范大學始終聚焦教育強國建設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組織大學生參與基層實踐。“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 負責人表示,后續團隊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深化與日照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的合作,圍繞心理健康測評、成長研學、家長課堂等方面開展系列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困境兒童構建多維度關愛網絡。同時,團隊將及時總結實踐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服務模式,為推動基層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此次實踐,既是當代大學生責任擔當的生動寫照,更讓困境兒童感受到社會溫情。期待“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持續發力,為更多孩子的未來播撒希望之光。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孩子們合影 通訊員李雨晴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