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深刻認識到,服務的“專業性”與“持續性”是提升幫扶質量的核心。他們打破傳統幫扶中“重形式、輕實效”的局限,從困境兒童的真實需求入手,打造出包含心理疏導、成長支持、社會幫扶等多方面的服務體系。從籌備階段起,團隊就明確“精準識別、專業服務、多方協同”的工作方向,力求讓每一份關愛都能精準對接需求、真正發揮作用。

圖為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隊員與困境兒童共同參與活動 通訊員馮端瑞供圖
在助力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團隊巧妙地將“物質幫助”與“精神滋養”結合起來。他們為200名兒童準備了定制的“心愿禮物”,這些禮物根據不同年齡段特點挑選,志愿者手寫的暖心話語更讓禮物充滿情感。“圓夢儀式”上,孩子們在游戲互動、電影分享中慢慢敞開心扉,在同伴交流中收獲了歸屬感。此外,“愛國之旅”“海洋之旅”等研學活動,讓8到18歲的兒童在實踐中拓寬視野,種下遠大志向的種子。
活動現場,一項重要的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隊員與社工站工作人員一同開展信息登記。大家逐行核對表格內容,確保兒童信息準確完整,這些信息將成為精準幫扶檔案的重要依據。“認真對待每一個數據,就是對孩子們的成長負責。”這樣的嚴謹作風,在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體現。
團隊之所以能提供專業且有影響力的服務,源于其堅實的支撐力量?鐚W科團隊中有2名持證心理咨詢師,與山東省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的合作積累了豐富經驗,還有專門的宣傳組負責推廣。團隊在前期調研中發現“心理支持不足”“社交機會較少”等問題,這些都成為此次服務的重點,確;顒忧袑嵱行。
憑借跨學科團隊的優勢,“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整合了各類資源:聯合愛心企業拓寬物資來源,組建志愿服務隊增強服務力量,通過“社工+志愿者”模式提高服務效率。與山東省生命與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的合作經驗,讓團隊在活動組織、心理干預等方面更顯專業。宣傳組通過多個平臺宣傳,讓更多人關注到困境兒童的成長需求。

圖為志愿者引導兒童填寫心理健康測評量表 通訊員馮端瑞供圖

圖為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隊員與孩子們合影 通訊員宋瑩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