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當下,傳統幫扶模式中“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逐漸顯現——部分活動僅停留在表面流程,難以真正觸及孩子的需求痛點。“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從籌備階段就針對性地確立了“精準識別、專業服務、多方協同”的工作思路,力求讓每一份關愛都能落到實處。

圖為實踐團隊與困境兒童共同參與活動 通訊員陳學寧供圖
成長賦能環節,團隊將“物質關懷”與“精神激勵”深度融合。前期經過細致摸排,團隊為200名困境兒童定制了“心愿禮物”,這些禮物根據不同年齡段的需求精心挑選。更讓孩子們感到溫暖的是,每份禮物都附有志愿者手寫的暖心話語,讓物質幫扶增添了情感價值。在“圓夢儀式”上,孩子們通過游戲互動、電影分享等環節逐漸打開心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收獲了歸屬感。此外,團隊還為8-18歲的兒童設計了“愛國之旅”“海洋之旅”等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體驗中拓寬視野,樹立遠大志向。
活動現場,“煌·筑夢鄉村振興促進隊”隊員們與社工站工作人員默契配合,共同開展信息登記工作。大家逐行核對表格中的兒童信息,從基本情況到家庭背景,每一項都仔細確認,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認真對待每一個數據,就是對孩子們的成長負責。” 這樣的嚴謹態度貫穿了活動的全過程 —— 從心理測評的量表填寫指導,到物資發放的清單核對,再到研學活動的安全細節檢查,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團隊對孩子的責任。

圖為志愿者引導兒童填寫心理健康測評量表 通訊員馮端瑞供圖
團隊表示,此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他們將持續深化與日照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的合作,通過系列化服務構建多維度關愛網絡,總結可推廣的經驗模式,讓青春力量持續溫暖困境兒童的成長之路。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孩子們合影 通訊員宋瑩供圖